大湾区规划哪几个市(广州哪些区域拟纳入“黄金内湾”?)
所谓“黄金内湾”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里的湾区,具体一点就是环珠江口100公里的区域,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6个地市的部分区域。

“黄金内湾”示意图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而“黄金内湾”是广东省级层面的战略。
对于广东省来说,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比作国家的规定动作,那么,“黄金内湾”就是广东省的自选动作。
201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等珠三角9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中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有关“黄金内湾”的官方预公告
广东省为什么要提出“黄金内湾”的概念?
首先,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种号召力、战斗力。战场上为什么要擂战鼓、吹进军号?就是因为战鼓也好、军号也罢,具有鼓舞士气的作用。战鼓一擂、军号一吹,往往令将士们热血沸腾。如今,广东省提出“黄金内湾”的概念,就像是擂响了战鼓、吹响了军号。这样的战鼓与军号,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被不少地方广泛应用。对于广东省这样一个全国的经济“老大”,时常擂响战鼓、吹响军号,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其次,珠江口两岸目前已经形成了相互竞争又关联互补的经济生态圈。在已经具备了比较理想的工商业和科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湾区潜力,实现优势互补,以形成集合效应。这是广东省提出“黄金内湾”概念的基础条件与底气所在。对于环珠江口100公里区域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6个地市的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既是一个充分肯定,又是极大的鞭策。广东省就是要对这6个地市的部分区域快马加鞭,让他们跑得更欢、更快。
最后,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以外的地市也是一个极大的促动。身边的榜样力量往往是无穷的,在“黄金内湾”里面树立起经济发展的标杆,让惠州、江门、肇庆等没有纳入“黄金内湾”的地市以及纳入“黄金内湾”6个地市部分区域以外的区域更着急而学有榜样。

资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金内湾”都有些什么区域?
“黄金内湾”范围大概包括:深圳南山、宝安、光明、福田、龙华,珠海唐家湾、拱北、横琴、金湾,半个中山,佛山三龙湾、大良、容桂、伦教、桂城,东莞中西部,以及广州核心区、南沙全境、黄埔全境、增城的新塘永宁中新等。
对于广州来说,很遗憾的是,广州花都、从化暂没有区域拟纳入“黄金内湾”。
在“黄金内湾”里,含金量最高的区域有哪些?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东莞滨海、中山翠亨、珠海横琴等5个区域,又因为身处靠湾口位置,成为“黄金内湾”含金量最高的区域,被称作“黄金内湾”的“五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