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什么意思通俗易懂的(小学生“9点熔断机制”)
这几天“9点熔断机制”成了热门话题。

“熔断”这个词本来是指保险开关跳闸,电流突然达到一个顶峰,为了保护电器,保险丝自动熔断。
“熔断”后来用在股市里,是一种保护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在股市交易过程中,股指波动达到规定的熔断点后,交易所为了控制风险所使用的暂停交易的措施。
“熔断”疫情时用在国外航班上,如果检测出国外航班阳性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那就熔断,这个航班停止飞行。

“熔断”现在用到学生身上,小学生写作业晚上9点“熔断”,到点就停下来,写完写不完不管了。
这是江苏省常州市的经验。
常州市博爱小学近日发出一个通知,宣布为了保障学生的充分休息时间,保证学生每晚睡够10个小时,春季开学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和时间,启用“9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采用无条件停止做作业的措施,学生未完成作业,第二天也不用补做。

这个措施很快受到家长的欢迎,他们不断转发这个通知,都觉得“9点熔断机制”提法新颖,有点俏皮。也确实应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少做点作业,多锻炼身体。
也有一些家长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9点熔断机制”是一个噱头,是一种形式,没有办法落实。对于有的孩子来说,9点不到就能完成作业,但对于那些懒惰、拖延的孩子来说,布置的作业再少,他也不主动完成。

再个说,9点熔断,孩子不写作业,但是爬到被窝里玩游戏怎么办?还不如写作业呢。
另外“9点熔断机制”提法新,内容并不新,长期以来很多老师都在要求学生晚上9点上床睡觉,有很多家长也都约定俗成,孩子9点或9点半必须睡觉,要说“熔断”,早就在实行这种“熔断”了。
我对“9点熔断机制”有几点看法:

第一,“9点熔断机制”提法很好,符合当前“双减”政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别让作业将孩子压弯了腰,累坏了眼睛。
第二,担心“9点熔断机制”会成为一种噱头,一个形式,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第三,既然实施了这个机制,就要落实到位,要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比如老师如何监督?家长如何配合?

第四,我认为仅仅“9点熔断机制”还不够,还要有个“60分钟熔断机制”,孩子在校学习,或者在家做作业,到60分钟就停下来休息一下。这个很重要。
第五,“9点熔断机制”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课堂上就能够消化知识,在学校里就能够完成作业,这给学校和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第六,常州出现了“9点熔断机制”的经验,很多地方在效法,好的东西,拿过来学习也属正常,但是千万不要都来跟风,尤其是不能一刀切,如果全国各地都同时“熔断”,那就不太好了,毕竟各地有各地的方法,“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还是百花齐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