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常识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简介(巴尔扎克与他的《人间喜剧》中的环境描述技巧)

时间:2024-10-08 10:25:43  100人浏览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批评写实主义作家中的一位。在他的长篇巨著中,他刻画出一批为仇恨、野心和贪婪等强烈情绪所支配的角色形象。

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共91篇,对法国各层次、各阶级进行了深入而又深入的描写。《人间喜剧》不仅有丰富的人物,复杂的情节,深刻的主题,还表现了极高的对周围环境的刻画。

文章结合特定的作品,简要地阐述了《人间喜剧》中的环境描述,并对其所体现出来的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特征及功能进行了剖析,并据此对其所体现出来的环境描述技巧做出了简要的评估。

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一七九九年,巴尔扎克生于法国首都图尔的一个中等阶层。他从小就喜欢上了文艺,学习的专业是法学,可是在他毕业之后,却在家长的极力反对下选择了文艺这条路。

巴尔扎克的处女作《克伦威尔》遭到了众多读者的非议,此后他经商,结果惨遭一系列的失败,令他债台高筑,人生落魄。

巴尔扎克正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资本的残酷,平民百姓的艰难,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货币的巨大威力,从而为其后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人生体验。

巴尔扎克所处的年代,阶级斗争十分激烈,政治形势也十分多变。在激烈的竞争中,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步代替了老的贵族,而这一阶级也显露出其残暴的本质,他们对钱财的贪欲,使人们对传统的礼教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巴尔扎克在他的著作《人间喜剧》中,将这些场景一一记录下来。《人间喜剧》以其酒品丰厚、内涵深刻而著称,被誉为“反映法国社会现状的一块明镜”。其中,对环境的描述尤为重要,巴尔扎克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环境描写的特点

一般来讲,环境描述就是对角色所生活的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描述。自然环境通常是指自然的景色,而社会环境通常是指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的建筑地点和社会习俗等。巴尔扎克对这两种语境的使用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首先,巴尔扎克对周围的景物的描述比较多,而且对景物的描述也比较多。《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巴尔扎克有意将“中产阶级”作为一个巨大的“舞台”,并将其比喻为“一幕幕”的“喜剧”。

所以,巴尔扎克并没有吝啬于用他的语言来描述这种舞蹈所处的社会与大自然的环境。巴尔扎克用了一整章来描述《高老头》中的环境。

《高老头》是一部对资本家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进行揭示和批评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名叫高里奥的退休者,他的两个孩子把他的全部财产都压榨出来,又遭到他们的白眼,最后他在福格公寓的顶上,凄惨地死去。

这部作品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叫做“伏盖公寓”,是巴尔扎克对这个房间的描述,巴尔扎克将整个房间从外表到内部的布局,再到每个房间的布局,都做了详尽的描述。这样大范围地描述了周围的景物,在其他小说中很少见到。

这种特征在巴尔扎克晚期的代表作《农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民》是一部关于农村中的小人物与大人物的斗争,虽然小人物的代表人物最后打败了大人物,但农民却依然无法从自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在这部作品中,开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描写乡村生活以及故事的背景,而整个故事的背景长度与其情节长度并无多大差别。巴尔扎克对周围的环境与场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特征在他的其它作品中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巴尔扎克在小说一开始,就经常用大量的场景描述来描述周围的场景。

其次,巴尔扎克对周围的一切都作了细致的描述。我们在此引用《伏盖公寓》书中的一个段落:

“餐厅里到处都是护壁,油漆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只能看到一道道奇怪的纹路。有几个肮脏的碗橱,上面放着一只破旧的、没有光泽的、有花纹的铁枕,还有一叠又一叠的、镶着蓝色花纹的陶罐。角落里有一只衣柜,隔着几个隔间,里面放着几张沾染了酒渍的餐巾。这里有许多不能被摧毁的东西,它们无处安放,就像流落在贫民窟里的文明遗物一样。你能看见一只晴雨表,在一场雨中会有一位神父现身;此外,还有一些可怕的雕刻,它们都是用黑色的镀金镜框装饰起来的,一座青铜的海螺大钟,一座绿壁炉;灰色的椅子上,油光发亮,一条用油布盖着的长长的桌子.......”

巴尔扎克在这个段落中,从餐厅的保护涂料说起,对破碎的水瓶,刻花的坐垫和餐厅的各种垃圾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几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巴尔扎克的这类描述广泛地反映在他的长篇小说中,打开《人间喜剧》一页,巴尔扎克对其中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作了详细而细致的描述。

环境描写的作用

巴尔扎克作品中对周围环境的刻画,既有大量的细节,又有渲染气氛,突出主题的功能。

首先,通过对环境的深入描述,可以使小说更加生动。巴尔扎克希望《人间喜剧》能够成为一部反映法国社会生活的通俗历史。

要使这一历史完整,就必须对法国的社会情况作细致的描述,巴尔扎克把乡村,城镇,巴黎,各个不同的建筑物,以及那些上流人士的生活情况,都描写得十分细致,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巴尔扎克的作品也使人们感受到了巴黎五光十色的生活,其中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广泛描写使得巴尔扎克的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就是对环境的描述。

其次,通过对环境的广泛描述,可以为小说中的角色形象的塑造、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为小说中的角色形象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巴尔扎克的哲学思想很多,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他的作品反映了“人为社会之人”的观念,并为时代所左右,为时代所影响。巴尔扎克强调了在小说中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塑造角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每一部小说,都以对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为开头,接着就是对角色的刻画。《欧也妮·葛朗台》一开头,便以详尽地描写这个乡下城镇为起点,详尽地描写了葛朗台家中的各种情景,甚至包括房屋的墙面,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分发食物等细节。这样的写作方式使葛朗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有了这样的背景,再加上葛朗台的言行举止,使他的角色更加生动,令人过目不忘。

巴尔扎克在描写小说中的角色时,既要借助周围的情境,又要把角色的个性和所处的情境联系起来。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在他的作品中,所处的环境是如何作用于角色的。

欧也妮的表哥查理原来是个不懂事的纨绔子弟,对人生一窍不通,心中满是对将来的天真憧憬。当初来到舅舅家的时候,他也是一个淳朴老实的人,后来在外经商赚了钱,靠着资本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他对世俗的情感,对表妹的爱情,都是那么的淡漠。真正让他性情大变的,并非其他,而是他所处的生活,自从他父亲去世,他看到了叔叔的冷漠,看到了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他才有所转变。这就是在一个人的个性中所发生的事情。

而巴尔扎克在《幻灭》一书中,则表现出了他所处的情境对他个性的作用。小说的主角吕西安,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年轻男子,向往着上流社会的奢华。一开始,巴尔扎克还带着一丝农村人的淳朴和仁慈,但当他看到了媒体行业的黑暗,他就改变了自己,加入了这个行业,因为他很了解这个行业,所以他将这个行业描述得很真实。

对吕西安人物形象的刻画,以极高的现实性,让人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黑暗,同时,也使他人物形象的转变看起来顺理成章。在小说中,吕西安以其自身的软弱,与其所处的情境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最终选择了屈从于其所处的情境。他的所作所为,使巴黎媒体中的某些矛盾愈演愈烈。巴尔扎克在作品中运用了对环境的描述,揭示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其所处的环境的辨证联系。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加深作品的思想内涵。《高老头》一书的末尾,对周围的情况作了描述:

拉斯蒂涅独自一人在墓地里爬到更高的地方,俯视着巴黎,他看见巴黎沿着塞纳河的岸边弯弯曲曲,渐渐地变得明亮起来。他那充满欲望的目光停留在安伐里特宫殿和王杜姆的圆顶之间。那里,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他望着那熙熙攘攘的蜂巢,仿佛要在一天之内,将所有的蜂蜜都喝光似的。

这是拉斯蒂涅在把高老爷子安顿好以后,对周围的一切都进行了描述,高老爷子的死亡,高老爷子的两个儿女对他的无动于衷,使拉斯蒂涅对这个世界的残忍和人性的冷淡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当他凝视着巴黎的时候,他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巴黎沿着塞纳河的两侧弯弯曲曲地伸展着。拉斯蒂涅的目光停留在上层阶级聚居的地方,他将那里比喻为“繁忙的蜜蜂窝”,生动地描绘了那里的繁荣与人们的狂热。他还写道,拉斯蒂涅的目光似乎要“在一天之内将那里的蜂蜜喝光”。

这样的描述,恰恰是对那些追求财富的上流阶层和贵族阶层的一种嘲讽,对他们的道德堕落进行了谴责,而拉斯蒂涅也终于堕落到了这个物欲的世界里,这恰恰说明了那个时代,财富和利润对于人类善良的一面是多么的具有破坏性。

巴尔扎克以其丰富的情境描述,对那个时代的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作者从对世家子弟的生存环境的描述中,揭示了他们的堕落、衰败的宿命;在对中产阶级的家庭与经济生活的描述中,体现了中产阶级的贪欲与残忍。这样的情境描述很详细,很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人间喜剧》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意蕴,恩格斯评价其为“法国,尤其是巴黎上层阶级的一段出色的写实性史”。要从整体上分析巴尔扎克的故事,很难,只能通过对巴尔扎克故事的详细解读,了解故事中所描述的不同的人生情景,来理解故事中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