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在哪里(汉中三条有名的古代栈道)
栈道就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成的一种通道,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从蜀地到中原,都是连绵的崇山峻岭,没有道路可行,只能在崇山峻岭中架栈道而行。古代的蜀道中,大部分在汉中境内,其中有三条是比较出名的,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一条还成为成语典故,经历2000多年的岁月,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

中国历史中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说的是刘邦来到汉中当汉王之后,为了不让西楚霸王项羽起疑心,他命人烧毁了汉中的栈道,以示不回关中,不料,到汉中养精蓄锐之后,他采用韩信之计,打了一个回马枪,命人假装重修栈道,背后则绕道从远路来到宝鸡,进军咸阳,成就了霸业。

刘邦假装修建的这条栈道,就是陈仓道,是古时关中通向汉中的咽喉要道,起点从陈仓过秦岭,西南出散关,出谷到达汉中,延绵近几百公里。栈道有许多路段是在悬崖峭壁上修的悬空道路,比较险峻,当年诸葛亮陈仓道出兵北伐曹魏,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走的就是陈仓道。

汉中最出名的古栈道就是褒斜古栈道,春秋时期开凿,秦时已有栈道,是古代由中原入蜀的主要交通要道。褒斜道地处秦岭深处,在崇山峻岭之中,南起汉中以北的褒谷口,北至眉县的斜谷口,全长250公里,凿石架木而成,很长时间内是连接蜀地与关中的主要通道。

公元前312年,秦军南伐巴蜀,大军便沿斜褒二谷南下,东汉光武帝刘秀伐蜀时,汉军主力即从斜谷至褒,三国蜀与曹魏相争,多次从褒斜古栈道出兵。巴蜀的物产,通过褒斜古栈道运抵关中,明清时期,褒斜古道多年失修,许多路段已阻塞不通,196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午道出现在汉代以前,全长330公里,北口在长安县,南口在洋县,再经洋县至汉中,当年刘邦是从子午道回汉中的,派张良烧了走后的栈道。子午道穿行于山谷之间,道路崎岖,20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子午道,还有少部分遗存,大部分应该已经毁坏了。

秦汉时川东以及陕南的茶叶、桐油、木材是经此道运往长安的,在唐代时子午道为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商旅比较多,四川的荔枝便是从此道运往长安的,杨贵妃才能吃到新鲜荔枝。1958年,西万公路开通以后,子午道被弃用了,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喧嚣。

这3条古道的作用是把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连接起来,大批钱粮赋税沿栈道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让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物资,支撑着王朝的存在。现在残存的这些古道变得人迹罕至了,不是资深旅行家以及探险者,都不会走这些古道了。